為凸顯兒童是國家未來主人翁,及對兒童的重視,政府決議自明年起兒童節放假。
但放一天假就代表重視兒童嗎?試想,兒童節放假時,若到安親班、補習班看看,會有多少兒童仍「深陷其中」?而未在安親、補習的孩子,又有多少沉迷在網路遊戲或電視節目?有父母親人陪伴,享天倫之樂的兒童會有多少?
近來一份調查顯示,兒童不快樂指數又上升了,孩童冀望的無非是放學後,能少上一點補習班、安親班,能有親人的陪伴,即使只是吃吃飯、聊聊天都能使他們快樂一點,但大人們卻讓孩子微薄的企望變成奢望,遑論重視兒童了。
以筆者在教學現場的觀察發現,孩子補得愈多,學習表現不升反降。原因是過長的學習時數,使孩子專注力嚴重流失,不僅在補習時不專注,連帶也影響學校表現;而過多的補習,也使孩子像趕場般,在補習班忙著寫學校功課,到了學校又得寫補習班的習題,在惡性循環下「愈補愈大洞」,家長反而更依賴補習班。
如果真的重視兒童,那麼請管管補習班的最晚下課時間,不要讓孩子夜深了還回不了家;如果孩子真的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請調整企業的工作時間,讓父母可以早點回家陪伴孩子。
李學(嘉義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