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氣泡飲料業者百事可樂集團,上周宣布旗下的百事可樂、開特力、純品康納、樂事及桂格等全糖軟性飲料,將在二○一二年前撤出全球中、小學,並宣布主要產品將減鹽減糖,還將推出秘密研發的特製鹽。
百事可樂集團首開飲料業先河的作法,是回應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的呼籲。一向關注兒童肥胖問題的蜜雪兒,日前在演講時向食品、飲料龍頭業者喊話,呼籲使用較健康的低糖低脂、少鹽配方,並減少對兒童行銷垃圾食品。
美國有三分之二成人及三分之一兒童體重過重,而避免兒童肥胖,是改善成人健康問題的源頭,可避免耗費龐大的醫療資源。美國國會日前提案,全面禁止校園賣垃圾食品,並逐年提高學校午餐及其他營養計畫經費。
台灣的肥胖問題雖不如美國嚴重,但仍處處受到垃圾食品的威脅,教育部為了學生的健康,降低青少年肥胖現象,已禁止校園販售「三高」食品;國民健康局則規畫「健康促進法」,打算對不健康食品徵收「健康捐」,以促使業者設計較健康的食品,但這些就能防範垃圾食物?
我認為,要多管齊下才能避免肥胖問題擴大。美國將肥胖、垃圾食物、營養與醫療等問題,都視為國民健康問題處理,台灣也應思考整合營養午餐補助、食品標示規範、健康捐等政策,從食品源頭防止「三高」。
其次,將飲食教育列入課程,從小教導學生正確飲食觀念,懂得「如何吃最健康」。
台灣業者也應效法百事集團,研發減鹽減糖產品,別為了利益,做人民健康的罪人。
古志誠(台北市/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