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捷運族也是iCASH卡族,但對下月將上路的「iCASH悠遊卡」不樂觀,因為我一個問題連踢四個單位,顯示許多問題尚待克服。
日前電詢得標的7-ELEVEN客服「iCASH悠遊卡」使用及搭乘台鐵方式?客服說「這部分我們不清楚,請你問捷運局」,再問原iCASH卡可否轉「iCASH悠遊卡」,她卻一直說「買iCASH悠遊卡就對了」。
打電話問捷運局,工作人員說「你要問悠遊卡公司吧,這不是我的業務啊」,再打悠遊卡問客服,答案是「問台鐵吧」,台鐵的回答是,基隆到中壢用悠遊卡,瑞芳到新竹得用「台灣通卡」。
一個問題,得標業者客服不知細節,捷運相關單位很會「轉接」;而且,未來往返新竹台北的民眾,必須準備「兩卡」,不但沒有便捷,而且至今未見宣導,恐怕會出現「卡站」情形。
為何不整合原iCASH、悠遊卡可搭乘捷運與台鐵便民,卻要民眾另購iCASH悠遊卡(需五百或三百元)?這種作法不但顯示票證並未整合成功,而且令人質疑是變相補貼業者的發行成本。
iCASH悠遊卡還沒上路,就出現種種問題,得標業者與悠遊卡公司卻以「一卡在手暢遊無阻」宣傳,實在諷刺;而且,台灣電子票證已落後香港、新加坡多年,悠遊卡公司說「這是種屈辱」,下月可望「雪恥」,但恐怕只是空談。
古志誠(台北市/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