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有三位六十五到七十多歲男女罹患原發性肺纖維化,肺泡細胞處處結疤,在高解析的胸部電腦斷層之下,像一座蜂巢,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內科主任吳仁光表示,患者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再做肺復健運動治療,症狀明顯改善,呼籲有此疾病的患者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吳仁光說,這三位病患長期咳嗽,且稍微運動就感到呼吸困難及頭暈,出現低血氧情形。進行X光檢查後,發現肋膜下布滿結疤,有如一張蜘蛛網,再經電腦斷層,赫然出現蜂巢狀,顯現肺纖維化已很嚴重。尤其一名七十七歲男病患,需服用高劑量類固醇、每天固定吸氧氣,才能維持較順暢的呼吸。
吳仁光表示,一般原發性肺纖維化在出現症狀後,可能在三到四年內會死於呼吸衰竭,這三名病患在接受類固醇、免疫抑制藥物、抗氧化劑、臨床試驗用藥物等治療的同時,又在醫院肺復原中心接受專業肺復健,持續一段時間,有較好的效果。
以七十七歲的男性患者為例,經兩個月的肺復健,目前已不需固定吸氧氣,並減輕類固醇約三分之一的藥量。其餘兩名患者也明顯改善呼吸困難的情形。
吳光仁說,肺復健運動主要是能改善患者肺塌陷和增加氧合效率,以及強化患者的呼吸肌肉的訓練,提高換氣效能,肺復原中心的專家會教導患者復健方法,但還需靠患者的恆心和毅力,在家勤於練習,讓自己的肺強壯起來,再配合藥物治療,效果一定比只接受藥物治療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