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會診一位虛弱的癌症住院患者,在詢問飲食情況時,卻驚訝地聽到患者答說,其子都沒給她吃葷食。深感病人及家屬對於飲食知識的偏頗,或周遭親友眾說紛紜的建議,常造成病人無所適從。
癌組織有特殊的新陳代謝,會消耗人體內大量的脂肪、蛋白質、糖及維生素,因而導致人體內的代謝紊亂。建議家屬參看癌症希望協會出版的《營養滿分,抗癌加分》以避免病人營養不良,也藉此提出數點感想。
《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中提到「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育,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只有天天吃東西才可以補益我們的身體。 一般人飲食,春天養生吃五穀雜糧以增加生發之機,而缺乏求生意志者可吃些生機飲食及川燙的食物。夏天因身體的陽氣浮越在外,五臟較為空虛,應避免吃滋膩味道重的東西,可將食物切成碎末,煮成羹來吃以助消化。
秋天因農作物收成,食物比較豐盛,應吃些味道厚重的食品,可搭配發酵的東西,有利於消化和吸收。冬天因人的陽氣全都內收,再加上吃得多、活動少,飲一些淡酒,可以達到通經脈、化濕滯、取暖驅寒的作用。
癌症患者需慎用發酵品及避免酒類之走竄活血特性。癌症手術前之食療目標在扶助元氣、補益氣血。基於中醫在出生後重視脾胃的原則,癌症手術後以調整脾胃功能的食品為主,有利於體能的恢復。在放射治療出現津液虧損時,飲食中要增加養陰生津之品,如山藥、芡實、鴨肉、鱉肉等。
化學藥物治療時之白血球減少,食療要以補益氣血為主,如雞、鴨血湯及豬肝湯;發生食慾減退時,可用健脾開胃寬中之品;若噁心、嘔吐時,可嚼些生薑片。
借用曲黎敏的話「健康是一個積精累氣的過程,要一點點攢起足夠的氣和精」,才能供應一生所需。呼籲大家別亂補,應以調理為上。
(作者為新店耕莘醫院中醫科醫師 高志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