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曾有一份市調報告,內容顯示,有近九成民眾見到車禍會選擇遠觀;另外,電視也曾報導學童在街上遭到霸凌,路上行人卻視而不見的事件。
某天,我騎著自行車到菜市場買東西,回程的路上,在一處十字路口等紅燈時,發現路口的一角跪著一位遊民。
他看上去似乎年紀頗大,蓬頭垢面,穿著破爛骯髒的衣服,周圍還不時散發出惡臭,手拿一個不銹鋼碗,碗內一毛錢也沒有。只見他對著被太陽烤出熱氣的柏油路,又跪膝又磕頭的,好可憐。不管是路過的行人、騎機車的騎士,或是開卡車的司機大哥,都對他視若無睹,等到綠燈一亮,即各顧各地往前衝。
此時,一位媽媽從對向車道穿越馬路,拿了一百塊放進遊民碗中,那遊民激動不已,露出滿是黃垢的牙齒,用虛弱的聲音邊叩頭邊喊:「謝謝大善人!願您全家平安,身體健康,幸福發財……。」
那位媽媽回頭靦腆地笑一笑,走回對面,跨上摩托車,一溜煙的消失在車潮中。看到這景象,我有了個領悟,這社會生病了嗎?不,是膽怯了。
從以前到現在,許多惡徒利用別人的愛心四處招搖撞騙,漸漸的民眾開始武裝自己,封閉自己,害怕受騙,不願再以真性情對待他人,形成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不過我相信,社會還是存在著一股古道熱腸的愛心。
如果大家都能像那位媽媽一樣,有越過馬路的勇氣,勇敢地邁出第一步,那位遊民的下一餐可能就有著落,許大家都能付出關心,那車禍的死亡數也可能降低,遭霸凌的學童心中也不會留下難以抹滅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