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燈之旅

洪曉雲/專一乙 |2010.03.06
670觀看次
字級

第一次踏入台灣,還來不及欣賞美麗的寶島風光,就趕著到叢林學院報到,自此不曾踏出佛光山山門一步,所以,對去年底的校外參學有著滿懷期待。(圖/nyochi攝)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次參學,實地了解到常住各別分院道場,都秉持宗風理念、四大宗旨的精神,接引各階層信眾,不但增廣見聞,更深深體會佛教要能發揚光大,我們任重道遠。

宜蘭,是佛光山的根,一個令我感動的地方,感動的不只是舒適的寮房、豐富美味的三餐、法師細心的照顧,還有一股莫名的感動。

沒有宜蘭,就沒有星雲大師;沒有星雲大師,就沒有佛光山;沒有佛光山,就沒有今日的我們。每當看到《佛光山的故事》,大師提及當年到台灣那種無依無靠、今日不知明日的情景,我總是強忍淚水告訴自己,再大的困難,比起師父當年露宿街頭的淒涼孤寂,又算得了什麼?

北海道場住持永平法師,讓我不只看到他硬朗的外表,還有他堅持到底、慈悲包容的內心。如果說「永不退票」是永平法師的寫照,那寒風刺骨、莊嚴的北海道場,就是他「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的見證。

這次學院還讓我們自己選擇參學的單位,我選擇了台北道場,學習社教和知客。雖然只是短時間參學,但讓我有深刻的思考:屹立在繁忙都市裡的大樓,如何隨緣不變地保有佛教傳統,又能迎合現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是我們將來畢業後弘法利生時,必須學習和思量的一環。

不管是基隆極樂寺、嘉義圓福寺、礁溪會館、佛光緣美術館、人間福報、人間衛視、佛光會、青年團等,都是前輩們努力的成果,「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提醒自己,做為後人的我們,千萬不可只想乘涼懈怠,必須更積極追隨前人的腳步,做個傳燈的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