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洹前衛藝術 香灰塑佛

郭書宏 |2010.02.23
142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阿彌陀佛」已現身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為讓民眾深入現代宗教藝術,台北當代藝術館邀請在中國當代藝術圈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藝術家張洹,策畫「阿彌陀佛—張洹個展」,其運用佛教元素及香灰媒材的藝術創作,期帶給民眾視覺震撼與心靈悸動。

「阿彌陀佛」是張洹在台首次個展,由藝術史博士楊心一策畫,精選張洹代表作三十餘件,於當代館戶外及室內展出。楊心一表示,張洹每到一個地方,皆會以「我的」為名創作,用以表達他對當地的觀察及生活經驗。

佛教徒張洹,此次來到佛教信仰鼎盛的台灣,便將其「我的台灣」作品,命為《阿彌陀佛》系列作品,展出行為、雕塑、裝置、繪畫、歌劇及綜合媒材等六類作品,從中觀眾皆可找到濃厚的佛教元素,並可體會到張洹對於人與獸、人與佛、人與環境、人與歷史等多重關係的體悟。

台北當代藝術館表示,以位於展場入口的作品《牛皮佛臉四號》為例,它是一張以獸皮打造的浮雕臉孔,暗喻著獸、人、佛三者看似完全不同的表徵下,實存「三位一體」的「共性」關係。

另外,對大多數人而言,香灰只是信徒祈神許願的短期信物,身為虔誠佛教徒的張洹,親身感受到凝聚眾願的香灰,特別能散發出一股穩定人心的力量,因此,他將質量極輕、色彩平淡無奇的香灰,用以創作《聖嚴法師》、《迎春花》、《共和》、《京劇》作品,彰顯化腐朽為不凡的藝術張力。

本次展品中,亦包括多座超過四公尺高的巨型雕塑,例由數百張牛皮包覆而成的《英雄二號》,及兩座相對而坐由空心鋁填入香灰的「台灣佛」等,這些作品不僅讓人嘆為觀止,其所傳達的豐富意涵,更是扣人心弦。

此外,由張洹親自擔綱導演和舞台設計的韓德爾歌劇《塞魅麗》,加上十一幅特別為台灣挑選的香灰畫,和張洹出道揚名的七部行為錄像作品,皆自即日起至下月二十八日止,在台北當代藝術館中精彩呈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