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創意怪傑小山薰堂執導的「送行者」,得到奧斯卡外語片獎大受矚目後,常向外界透露自己奉行多年的「大而淺」生活哲學,引發不少共鳴。他凡事不求精專,只希望多方面接觸人生,除了製作電影、電視外,還管理飯店,並擁有一間顧問公司,最近他突發奇想,在東京辦公室前擺攤賣麵包,用銷售來測試市場。他總跟員工說,做愈多事就愈能激發創意,當流浪漢是最棒的生活,可以累積無數智慧。
就一般人所受的職場訓練來看,小山薰堂的大而淺理論也許行不通,深入報導是記者基本職責,深刻研究是從商必要動作,若是東沾沾,西拈拈,總落得四不像,偉人因有毅力,凡事一定要做到盡善盡美才是偉人,「滾石不生苔」是金科玉律,豈可不從?
然而,小山薰堂卻不肯鑽進專業,決意做多職人,對照名導演柯麥隆所說,「我不是完美主義者,我是正確主義者,」觀念好像也銜接得上,兩位都做自己最會做的事,而不是別人眼中完美的事。
由此看來,成功並不能完全照著書本去學,即便知道專心與專業才能組合成專家,但照著自己的感覺隨性走,也未必行不通。
大陸哇哈哈集團名氣不小,總裁來台灣時也提到,他每天早上巡視工廠時照著直覺來發下指令,無論投資金額多大,完全靠直覺來決定,旗下一堆財務行銷專家反而無用武之地,事實也證明,直覺並沒有錯誤,事業規模一天比一天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