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釣詩心】心情投射

琹涵 |2010.02.19
1029觀看次
字級

每回讀孟浩然的〈訪袁拾遺不遇〉,內心總是悵觸萬端。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詩中說:我到洛陽去,探訪住在那兒,一個姓袁的才子。真不巧啊,他竟然因犯了罪,而被流放到江西的庾嶺去。果真是緣慳一面了,讓人心中怏怏。我聽說,庾嶺的氣候比較暖和,連梅花也開得比別處還早。唉,即使那邊的風景再好,又哪裡比得上故鄉的家園春色呢?

表面上寫的是訪友不遇,何嘗不有屬於自己的心情投射?痛惜友人因犯了罪而被流放,深深同情其遭遇的不幸,而作了此詩。

只是,讀了又讀,卻總是覺得,詩人是借他人的酒杯,以澆自己胸中塊壘罷了。孟浩然的一生坎坷,比起洛陽友人的不幸,也不過是在伯仲之間,又何曾好到哪裡去?

憐惜朋友的遭遇不堪,一如憐惜自己的懷才不遇。在那個「學而優則仕」的年代裡,遇和不遇,關係著個人前程與社會地位,甚至是人生價值。

孟浩然的一生跌宕起伏,卻終不為主上所用,無法得展長才,落魄而潦倒的際遇,讓人掬一把同情之淚。也或許,現實生活的舛錯,卻成了他創作上的養料,造就他成為傑出的詩人。

在當年,詩名已顯,張九齡、王維對他嘆賞有加,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還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他的詩作名揚千古,大多寫田園生活和隱逸、旅遊。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朓之後,開起盛唐田園山水詩派的先聲。清淡、自然的詩風在唐詩中獨樹一幟,格調甚高,頗受後人的推崇。

或許,這樣也就夠了。我們讀他的詩,懷想他的心情,孟浩然若有知,也當引以為知音,憾恨或可稍減吧。

相形之下,軀體的歲月短暫,文學的生命永恆。孟浩然畢竟以他的詩而不朽,美好的詩句永遠為後人所傳誦不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