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壓歲錢可說是過年時,最令人期待的時刻之一,該怎麼給?又該如何花?雖因人而異,但也不失一些共同的原則。
家族中的長輩,如父母、伯舅、姑姨等至親發給晚輩時,最好的發放方法,應是事先商量好,由各家提出同等一筆款項,當作發放基金,再決議依學齡或年齡,統一發給。例如大學生一千兩百元,高中生八百元,國中、國小……等,這種統一標準的做法,可免因各家貧富不一,而須考量包多或包少的困擾,收受者心喜實惠,不用去計較誰給的多或少。
子女或孫子女,只要已在工作有收入的人,都應該包紅包給祖父母或父母等親長,相同軰分的也是協議後,合出同樣金額包在一包,再一起奉上給老人家,並說幾句祝福的話,更可個別給他擁抱或親臉頰。做長輩的一定要歡喜笑納,讓兒孫有機會表達回饋的孝心,長軰收下後,也可拿出一部分,再轉包給不會賺錢的兒孫們,如此可說是大人小孩皆大歡喜啊!
任何長輩送的紅包,爸爸或媽媽都要跟孩子討論,紅包要如何花用?先聽聽他們的說法是否合理,如有需要,則可建議分成幾份使用,例如部分儲蓄起來,部分用在購買有益身心的用品,像運動鞋、球類、光碟片等,另一小部分才拿去吃喝玩樂自由使用。也許孩子會說:「這是長輩給的錢,我要當零用錢自己花」,這時家長可清楚算給他聽,讓他了解他收到的錢,其實也是父母提供出來的,只是跟對方親長互相交換,大家討個吉利和祝福就是了。
至於年老的長輩,已無賺錢能力,收下的紅包錢正可當私房錢或零用金,日後兒孫結婚、生子要送禮,考上學校要祝賀,探訪親友要帶伴手禮等,都可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