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過年了,家長們在忙著準備大掃除、辦年貨時,不妨也利用機會,教導家中的小朋友,一些有關過年的傳統習俗,讓小朋友更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現在就來跟小朋友聊聊過年的話題吧!小朋友,你看元字,下面「儿」就是古代的「人」字,而上面的「二」,像不像他的頭呢?人頭在全身的頂端,所以,「元」有起初、開始的意思,也因此,新的一年誕生、報到的那一日,就叫做「元日」。
這幾天,家裡是不是正忙著大掃除呢?當家裡煥然一新,除夕年夜飯前,家裡的大人們,就要開始架梯子、踩板凳,在門前、牆上,貼上新的春聯、年畫和窗花。紅豔豔的大紅色,加上五彩繽紛、燙金鑲邊的吉祥圖案,讓家裡更顯得喜氣洋洋、熱鬧滾滾,也更有年節的氣氛了。
周代以來,人們便在桃木上書寫神荼、鬱壘,這兩位門神的名字,保佑家宅平安。到了五代,後蜀國君孟昶,在桃木板上提筆親書「新年賀餘慶,佳節賀長春」,成為中國第一幅春聯,宋朝時,無論官方、民間,年節前所創作的幅幅春聯,無不流露生活的情趣與希望,王安石的〈元日〉正好讓我們一窺端倪:「爆竹聲 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大年初一這天,爆竹霹啪的響聲,送走舊的一年,大家打開除夕夜釀的屠蘇酒,從少到老,依序舉杯飲用;這華佗開方的中藥藥酒,可以防疫強身,「屠」殺鬼氣、「蘇」醒人魂。春風送暖,暖入了春風,暖入了屠蘇酒裡,也隨著酒,涓滴暖入人們心中。在天色朦朧未亮之前,家家戶戶忙著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讓門前氣象一新,大家也互相拱手作揖、歡慶佳節。
現在,紅紙取代了桃木板,但「祈安納福」始終是世世代代人們內心的希望,不論是商家祈求的「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或是祈願家運興旺的「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都忠實傳達了人們對於幸福安樂的意念與渴求。
小朋友,你的新年新希望是什麼呢?跟爸媽上街辦年貨的同時,別忘了一起為家裡挑一幅春聯,貼春聯的同時,也把你對家人的感恩和祝福,一起貼在家門口。全家同心,其利斷金,這才是鎮煞驅邪、納福保安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