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尚往來】送禮學問大

立犀內子 |2010.02.09
3985觀看次
字級

年關到了,送禮是門大學問。當老公還是我男友時,每回從南部到台北來看我時,都會在水果攤買高級禮盒,如枇杷、蘋果等昂貴的伴手禮,但每當打開水果禮盒,往往是爛三成或是淡如水沒滋味。

幾年前,也常收到表皮漂亮的進口大蘋果,內部卻慘兮兮,或是大水梨中心是黑的,這些都是退冰過又重複冰的結果。後來我跟較熟識的朋友說實話,不願意讓生意人有機可乘。

有則早年的笑話,火腿轉送來又轉送出去,還用鐵釘固定,免於變形,最終送到垃圾堆而不是五臟廟。

有一次,一位女眾法師要出國進修,我把航空公司送的盥洗包給她,當她打開發現有小梳子,我臉兒紅心兒跳,因為出家人理光頭用不著梳子,趕緊搶回,好在她即刻會意過來,彼此會心一笑,否則實在不敬。

前年耶誕節,我送絲巾給東非的朋友,她太高興了,半夜打電話來,電話費是絲巾的好幾倍。

我寄彩色木筷子給外國朋友,他們通常很喜歡,送中英對照食譜也管用。之前去肯亞、坦尚尼亞,買小鏡子搭配梳子一整套,卻被外子調侃,非洲黑人,頭髮又捲又短用不到;中國人忌諱送鐘(送終),老一代本省人,不可送手帕(台語音手巾-斷根),不可送傘或扇(散),會不再相見。

送禮前一定要做功課,先了解對方,俗話說,禮多人不怪,送對了是黃金,送錯了是垃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