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府」原指「城邑」與「衙署」,《晉書卷五十一‧皇甫謐傳》曾提到:「避亂荊州,閉戶閒居,未嘗入『城府』。」
古代的城市和官府又大又遼闊,無法一眼看穿,就好像人的內心迂迴曲折,繁複而難以窺探一般,因此我們把「城」跟「府」這種複雜而多層次的建築物,用來比擬人的心機深重。
「城府深密」也作「城府門深」,都是用來形容道行很深,讓人猜不透他在想什麼,如果一個人喜怒不形於色、不肯坦率地表明自己的立場,或對別人心存防備、時時算計別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我們通常說:「他『城府深密』,你要小心提防!」
《宋史‧傅堯俞傳》說:「堯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基本上「城府深密」不是個好字眼,不過時代不同了,畢竟人心隔肚皮,如果把心裡的話全部告訴別人,說不定會讓人厭煩甚至利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