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賣座 其實是警訊

流風(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2010.01.27
1327觀看次
字級

世界電影圈目前最熱門的話題,是大導演詹姆士‧柯麥隆所執導的「阿凡達」上映後,橫掃全球,票房直逼導演自己十年前所拍攝的「鐵達尼號」,再有兩百萬美元票房,就成為世界電影史上最賣座的片子。

隨著「阿凡達」的賣座衍生不少話題,電影圈談籌備拍攝過程、在全球各大影展的風光、劇本是否抄襲前蘇聯作品;財經圈大談支撐3D電影的相關技術,看好3D經濟圈的形成,動漫畫人才、3D電子科技將成為未來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相關公司的股票值得留意等;評論圈則談電影的內容、科技、隱喻…。

然而,若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阿凡達」賣座不只是劇本好、特效讚而已,人們之所以爭相觀賞,是因為「阿凡達」提供了一扇逃避現實生活壓力的喘息窗口,因為「阿凡達」創造了一個虛擬的美好世界,而這個世界是在金融海嘯後,許多社會底層的人無法企及,於是從虛擬影像中探尋。

趨勢專家理查‧華生(Richard Watson)說,大環境的不景氣及現實生活的壓力,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面對殘酷現實得不到解脫,只好逃避到幻想世界中。巧的是,詹姆士‧柯麥隆拍攝的「鐵達尼號」,於一九九八年推出後熱賣,也得感謝當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及隨之而來的網路泡沫化,全球中產階級不知如何面對經濟災難的衝擊,只好躲進以災難為背景的浪漫愛情電影裡,「鐵達尼號」沉沒的苦難引發觀眾共鳴,而在苦難中的一對堅信真愛的小情侶,則替無力面對殘酷現實的世人,帶來了一線希望。

前年的國片「海角七號」能在台灣創造超過五億元票房,掀起一股「海角七號」熱潮,也是同樣道理,因為「海角七號」以幽默自嘲的口吻,淺顯易懂的說描述一群失意挫敗而回到故鄉的人聚在一起,因緣際會的能為某個理想共同努力,挫折因為努力而昇華了,得到了回報,不但說出全台灣人的苦悶心聲,也讓人看到希望,讓苦悶情緒有了發洩、逃避的出口。

「阿凡達」其實也是逃避現實生活者的幻想投射,這就是為什麼有人看完電影後,出現了憂鬱傾向,甚至更加厭世,恨不得能夠躲進「阿凡達」世界裡的原因。

所以「阿凡達」熱賣,其實是個警訊,代表支撐全球市場的中產階級,其實並沒有從金融海嘯挫折中走出來,加上地球暖化威脅人類文明,對地球的未來憂心、焦慮,卻又無能為力,只好躲到電影院裡,透過聲光特效麻痺自己,給自己短暫的安慰。
流風(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