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創作時,往往將他的生命情懷表現在作品上,寫什麼內容、如何寫,常是藝術家的思維所在。以弘一大師來說,出家後「諸藝盡棄,唯留書法」,他所寫的書法是「令眾生歡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趨)佛道」,因此,現在流傳下來的弘一大師書法作品,幾乎是「非佛語不書」。
以「佛教通俗化」為一生著力方向的星雲大師更是如此,他從四十多年前在宜蘭雷音寺念佛會,為了打佛七要在牆壁上貼上「禁語」及與佛教相關的標語,而開啟寫毛筆字因緣,後來又因陸續有信徒、弟子要題字贈語,開始了寫字藉以弘法,到一九九六年,因一位信徒求請大師書寫春聯,而開啟了每年書寫法句印行春聯,成為佛光山信眾每年最期待的春節儀禮之一。
大師的結緣書法也是現代寫經的一種,不似自古以來的佛經書寫,大師也不抄寫佛經,所有字句源自其思想,弘法理念,或是他勉勵大眾的做人道理,都是他從生活裡領略的智慧,內容雖不是佛經裡的句子,但意義卻離不開佛法教義,符合佛教精神。
曾策畫、整理過大師「覺有情」書法展的如常法師,將大師書寫的內容分為三類:一是自我勉勵或勉勵徒眾的修行箴言,如「有佛法,就有辦法」、「如是寧靜」等,二為歡喜贈言,如為新婚夫妻的題詞「美滿因緣」、每年為大眾祝福的春聯「千喜萬福」、「善緣好運」等,三為主題書寫,如為佛光會的主題演說題字,或為道場、事業單位書寫,例為南華大學所寫的「慧道中流」、「無盡藏」等,大師的書寫目的,很純粹,就是「只要有人喜歡我的字,我便寫」。
大師的書寫風範,歡喜結緣,「寫完便放下」的隨緣態度,讓我們在書寫經典時,「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若能時時以大師寫經態度及寫經內容為念,修行之路,近矣!
百萬心經入法身,邀請您與佛同行,詳情請洽佛光山寺(○七)六五六一九二一轉一二一二至一二一九,或佛光山各地別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