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彬被質疑「超時工作」,引起輿論關心,勞工單位查明並沒有這種現象,但我想從教育觀點來探討。
小小彬已到了就讀幼稚園年齡,而父親小彬彬卻未讓他就學,甚至連國小也要延後一年就讀,小彬彬的說法是,希望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與其讀幼稚園不如先學好英文,並以自己當初因提早入學,導致跟不上同學進度為例,解釋不讓小小彬上學的原因,但我不同意這種看法。
有不少專家建議,應讓小小彬做五歲兒童應該做的事,否則太早接觸大人生活,可能會導致價值觀偏差或認知扭曲等。我認同這個看法,一個五歲的小孩子,沒有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身邊所有的人事物,都很可能決定或影響他日後的價值觀。
演藝圈龍蛇雜處,演員資質也良莠不齊,整天跟著劇組人員,已讓單親家庭的小小彬,早熟的不像五歲孩子,加上偶像劇偏向市場化的對白,恐怕會讓小小彬混淆戲劇跟現實的差異,是沒有父母師長適時的輔導,給予正確觀念,對小小彬的智能及心理發展,恐有傷害。
再者,許多童星的星途並非都順遂,有人因無法接受落差,而走偏鋒,這大概也跟他們提早接觸社會有極大關係,所謂「少年得志大不幸」,這句話有它一定的道理,雖然不能以偏概全,但小彬彬能否給予小小彬對演藝事業大起大落的心理準建設?小彬彬對他的教育方式,是否會對小小彬帶來不良影響,小彬彬都該思考。
陳韻文(北縣中和/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