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星期三吃饅頭的日子,不知道為什麼,每到饅頭日都有些許期待,是因為有各種果醬?可是以前吃饅頭,從未塗抹果醬;難道是物以稀為貴的心態在作祟?或許是吧!屈指一算,一天三餐,三七二十一,一星期只有兩餐可以吃到饅頭,所以覺得很幸福吧!
以前對饅頭印象不是很好,因為聽哥哥說,在軍中都吃饅頭過日子;還有就是來自對父親的記憶。在家時,早上若沒開火,便會至早餐店購買,每次詢問父親想吃什麼,父親總淡淡回應:「饅頭、豆漿。」每次看父親咀嚼饅頭,心中總有一股酸澀流竄,心想:「那白淨淨的大饅頭,多沒滋味啊!」
也許父親生長在不安的三、四○年代,而養成隨緣澹泊的性格,但總以為父親是不好意思開口,或不知有其他更美味的早點,有時還會自作主張替他買碗粿、漢堡加起司、蘿蔔糕等。到佛光山之後,才知道自己錯了,饅頭裡其實有著麵粉淡淡的甜味,還有師傅細心、耐心壓揉出來的滋味,我想,吃饅頭不加果醬,才是真正懂得品嘗食物的人。
洪自誠在《菜根譚析注》說提到:「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也許在淡中,我們才能品味出真味,在平凡中,才能發揮人性的光輝,成就偉大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