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經常報導不適任教師的新聞,情節輕一點的管教不當、過度體罰、語言暴力,算是輕的,嚴重的就是狼師。
看到新聞最讓我氣憤的,不是這些犯錯的教師,因為或許是人格病態,自己無法控制情緒或行為,因而鑄下大錯,而是每當不幸事件發生後,學校的態度幾乎是先撇清,再不然就是以老師教學認真,只是求好心切、動機良善等發表言論,懇請大眾原諒,然後就息事寧人。
學校這種態度,似乎不認為管教過當的行為有錯,甚至覺得踢爆問題的學生、家長是麻煩製造者。
教師這一行和其他行業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工作性質敏感,老師肩負起教育下一代的重責大任,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一個貧寒學生碰到好老師,可能因老師的鼓勵而扭轉人生,一個乖巧的學生碰到不好的老師,很可能被老師的言語暴力或行為羞辱,造成人格扭曲。
這樣重要的工作,就應該以高標準審查聘用資格與嚴格考核,如果太過輕易取得終身職保障,解聘規定嚴格,保障的不是認真的好老師,而是不適任教師。
況且,目前有許多人具備教師資格,造成流浪教師問題,教育主管單位難以解決,以勞動市場來說是供給遠大於需求,應該淘汰不適任教師,讓好老師進入校園才對。
可是,既有的體制保護了已聘任的老師,使得問題教師很難退場,我認為,保護教師的工作權沒有錯,不過,學生的受教權甚至人身自由的權利,也必須被保護,教師的任用資格審查應該從嚴,而且必須嚴格定期考核,制定解除終身職的退場機制,才能警惕不良教師;另外,應該定期對教師人格性向測驗,由學生不記名做教師授課行為調查,揪出行為不當的教師。
如果不能從嚴審核教師聘任與考核,教師間基於同儕情誼、壓力及學校聲譽等理由,大都選擇息事寧人,最後陪葬的是學生,長期生活在言語暴力或不當管教下的孩子,對大人的仇恨心態很難矯正,不但學生一輩子被毀,國家社會也會被波及。
主管教師考核與聘雇的單位一定要硬起來,從嚴制定不適任教師的稽核與聘雇規定,從保護學生的立場出發,否則將會不斷有被犧牲的學生。
神無月(台北市/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