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寒流來襲,民眾出門意願低落,加上剛打完疫苗,必須十四天後才能捐血,使得全台鬧血荒,幾乎各種血型,都遠低於安全庫存量,為了不影響醫療品質,並及時救助需要血液的患者,捐血中心呼籲民眾「踴躍捐血救人」。
雖然天寒地凍,挽袖捐熱血能為嚴冬的血荒,驅走寒意,更造福有需要的人,這是落實「捨得」的作法,也是慈悲的具體表現,殊勝功德無可比擬。
台灣有著溫馨的人情味,某些團體響應捐血是實踐的行動派,如國際獅子會贈送電影票和泡湯券,高雄縣府舉辦「捐血送蔬果」活動,贈送小禮物提高民眾捐血意願,此等善行義舉,值得讚佩與支持。
筆者捐血五十八次,深知捐血的好處,除了可促進新陳代謝外,若遇自身需要,也可優先用血,最重要的是,當血液注入他人體內,若因此救了某人的性命,才是最欣喜的時刻,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需要感謝和榮耀,這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鮮血是熱情的,沒有政治色彩;鮮血是溫暖的,恰似人性的善良。捐血中心面臨血荒,接踵而來的是史上最長的寒假,更是嚴峻的考驗,必須有十幾天的安全庫存量,才足以應付年關的需求。
捐血利己利人,「捐血一袋,救人一命」口號琅琅上口,希望民眾能生起愛心,只要健康允許,「天冷心不冷」,挽起衣袖捐血去。
宏信(嘉縣水上/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