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依據漢代畫像磚所刻「伏犧女媧」圖。
東方世界裡每一個民族都敬仰自己的祖先,至於各民族祖先的原始樣貌是如何,總是無法說清楚,於是就有許多美麗的傳說。
中華民族自稱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各民族共認一個祖先,傳說中國人的祖先是伏羲和女媧。
在距今一千八百年前,漢人將確定以「伏羲鱗身(鱗身就是龍身),女媧蛇軀」的具體形象把樣貌留下,刻在畫像石上。兩人面面相望,雙尾作螺旋狀相交纏繞,伏羲手捧著的日輪內有三足鳥,而女媧手捧著的月輪中有蟾蜍,象徵男女不同的左右兩邊。
伏羲和女媧都是上古著名的英雄。女媧是一位勇敢而有智慧的女性,她費盡心力煉出五色石,彌補了被共工在盛怒之下所撞破的天體。女媧的豐功感召天神,於是封她為婚姻之神,負責婚嫁及繁衍後代的任務。
伏羲則是觀察天象之神,以神明之德向四方萬物延伸,讓德澤廣被,使萬物安身立命。因此,可以說伏羲是「父神」,女媧是「母神」。
但是,他們也有著像人一樣的情感。兩神身體為基本完整的人形,他們兩尾相交表示著日月合璧的含義,也象徵繁衍子孫,是神州大地的第一代人,經過若干代之後,就發展成部落。
這個神話所反映的基本內容,正是中國原始社會初期的寫照。可以說,華夏文明的開端是神與人同在,當時的社會清平,蕩蕩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