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動 熱量消耗多一點

張雅雯 |2009.12.26
1389觀看次
字級




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不少學校開班幫學童減重。陳永順攝


「吃得多、動得少」是導致肥胖的主要成因,研究顯示,多數國人不僅沒有運動習慣,連日常生活以及與工作相關的身體活動量都降低,加上飲食多是高脂肪、高熱量,體脂肪量自然升高。

國立體育大學適應體育學系教授林曼蕙表示,日本學者曾分析消耗熱能的因素及個人差異性,其中基礎代謝量占六成,比例最高,依據體格不同,一天熱能消耗有約一百卡的差異;透過運動消耗熱能比例低於百分之五;可能因多數人能每周持續進行的比例不高,一天熱能消耗個別差異僅五十到一百卡;反而是運動以外的身體活動,不僅占總熱能消耗的三成,一天的個別差異就達二百到三百卡,因此飲食、體格相仿的兩人,若一人因為較常走路或做家事,消耗的熱量就會有明顯差別。

「活動的概念應從小培養!」林曼蕙指出,現在家長太保護孩子,明明走路二十分鐘的路程,還是要開車送到校門,事實上,走路上學是一個很好的醒腦過程,因為走路可以產生熱能、並訓練孩子早起,到了學校才不會精神不濟。她指出,許多孩子往往到了下午,精神才好起來,然後晚上又摸到很晚才睡,形成惡性循環;睡覺不足也會影響內分泌,跟肥胖有顯著關聯性。

此外,要讓孩子從小就分擔做家事,即使只是擦拭桌椅,都包含了抬起、搬移等動作,除可減少孩子坐著看電視的時間,更是生活常規的培養方式。林曼蕙提醒,即使孩子一開始做不好,家長也不要急著幫他完成,而是要告訴孩子哪邊做不好,要求再做一次。

由於現在小學,每節下課時間只有十分鐘,林曼蕙建議可以培養孩子玩跳繩。首先跳繩攜帶方便,是一個可以獨樂又能眾樂的運動項目;再者跳繩可以幫助眼、手、腳的統合訓練,跳動過程還可增心肺功能,並促進造骨的作用來刺激長高,值得推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