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文教基金會委託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對國小學童所做的調查,顯示國童使用網路,利用部落格、即時通「糾眾嗆聲」,如同網路幫派。
更令人憂心的是,網路霸凌不只是虛擬,還延伸到真實世界,曾發生人格率眾和對方談判,使對方恐懼,強制對方在部落格上道歉,學童並以此作為「人氣指標」。
這份調查從正面看,目前有四成學童有個人部落格,也會使用即時通,顯示學校在推動網路教育,已有成效,但我認為,會出現網路霸凌行為,有忽略學童人格與品德教育之虞。
學童間的網路霸凌,老師會不知情嗎?目前在國小班級的留言板上,學童互罵者有之,有些還非理性的批評老師。
而且,更有不少學生隱藏在鍵盤的另一端,匿名在一些網路上,用市井小民的低俗用語回應。
學童的網路霸凌行為,根源仍是從家庭、學校到社會,整體教育環境早就成了染缸,成人除了欠缺自省外,提出的導正方法大都是查明後懲處,或嘮叨教條,在填鴨和升學導向下,鮮少能從根本建立現代公民基本素養功能著手。
民眾痛恨黑、金當道,卻對學童有如黑道的網路霸凌束手無策,那數十年後,台灣能更文明、講理嗎?
別把這種現象看作是人小鬼大,若再不加強人文教育,當這些小鬼當家後,台灣恐怕將遍地是「黑」。
邱霞(北縣新莊/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