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霸凌 延伸到校園

李祖翔 |2009.12.17
1685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新世代國小兒童對網路霸凌習以為常?富邦文教基金會委託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公布兒童媒體使用的調查,指出小學生透過部落格「糾眾嗆聲」,如同網路幫派世界,霸凌行為不只是虛擬,還延伸至真實校園。

「二○○九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的調查對象為全台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包括問卷及質化個案訪談。政大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召集人吳翠珍昨天表示,小學生每天花在媒體的時間,占所有休閒時間的七成五,其中電腦網路最高,占二成七七,電視一成八五,MP3一成六二,漫畫及報章雜誌比例最少。

一名接受訪談的六年級學生興興,五年級開始架設部落格,他說:「自從我及時通的朋友變多了,在學校的地位和身分也提高;當我跟網友說學校發生的事,他們會幫我找那些人談判,沒有人會再敢小看我。」吳翠珍表示,如此處理方式讓興興感到「很好」,顯示媒體網路對兒童的影響已超出父母掌控與理解。

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法律研究員郭戎晉說,美國有案例因在網路表白被拒絕,及遭到同儕集體排斥而自殺,但對加害者來說,除非涉及毀謗與謾罵,並不夠成犯罪。然而台灣小學生九成五家中有電腦,七成父母不管制上網內容,二成六有網友,他們透過部落格獲得情感支持,聚眾到校園進行霸凌的現象,值得省思。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陳藹玲、台北市教師會副理事長楊益風和台北市家長協會常務理事常玉慧等共同呼籲,父母和教師應學習數位資訊,管教應著重「網路內容」,而非「使用時間」。



兒童一天媒體使用時間

媒體 時間

電視 64分鐘

打電動 43分鐘

上網 40分鐘

手機 9分鐘

讀報紙雜誌漫畫 4分鐘

資料來源/政大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