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隨著全球化浪潮,也讓國際語言成了影響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就連國內許多學校都吹起第二外語學習風。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共有三萬零二百七十二名高中生修讀第二外語,較九十七學年度成長百分之五,可見第二外語已經在各高中蔚為學習熱潮。
不只如此,為讓第二外語的種子在高中校園開花結果,教育部更鼓勵大學開辦「高中生預修第二外語課程」,未來只要高中生在校內修滿四學分或七十二小時的第二外語課程,並通過資格檢定後,就可參加與大學相同教學品質的外語預修課程。
教育部中教司表示,「高中生預修大學第二外語課程專班」是從自九十七學年度開始試辦,由各大學院校開設各語種的預修課程讓高中生修讀,並由教育部補助專班的教師鐘點費、教材費等開課費用,課程由大學教師參與合作或指導。預修學生須在課程結束後參加語言檢測,只要通過語言檢測,就可向教育部申請補助檢測報名費,而持有專班修習及格證明者,也可作為未來入學大學加分或學分抵免依據。
目前九十八學年度共計有九所大學開設十八班外語課程,類別包括日、德、法及西語。目前共計有四百四十三人修讀,比九十七學年度的開班數及修讀人數都增加三成以上。
事實上,為培養學生多元語言競爭力,擴展國際視野,教育部早在九十三年就將第二外語納入「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中,為的就是讓高中生可以在課程中,依自己興趣選修第二外語。根據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調查統計,目前共有一百九十九所高中開設八百八十七班第二外語課,修讀人數達三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