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佛光山 人文與藝術交心

李祖翔 |2009.11.21
1159觀看次
字級

新加坡的佛光山道場,座落在新加坡的郊區,人煙稀少,建築物十分袖珍,但在流水造景的階梯頂端,有尊沉思、笑口常開的黑色彌勒佛,坦白說,不像嚴肅艱深的道場,倒像一家歡迎千客萬來的飯店,也像提供身心休憩的會館。

金剛經組成琉璃牆

新加坡佛光山道場,用中式的舞獅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貴賓,入了大殿,舒緩的涼風襲來,消去了艷陽的酷熱,殿內除了大佛外,牆上的星雲大師墨寶、觀音雕像和大佛背後整面的黃色琉璃牆,不斷映入眼簾。

「這根本就是藝術文化中心嘛。」有人讚嘆道:「真想永遠待在這裡,感覺好平靜,又明顯感到很有文化氣息。」佛光山駐錫的法師說,琉璃牆是由金剛經組成的,每一方格都刻有一個字,此話一出,再度吸引眾人目光,趨前仔細看個清楚。

馬來回教徒要禮佛

開完會後已是晚間九時,在回飯店之前,託友人再帶我們到道場參觀,此時道場已大門深鎖,卻有三、五個信奉回教的馬來人在門前徘徊,隨行的佛光山法師以為他們是肚子餓了,想來要些東西填飽肚子。

不過待法師上前詢問,他們卻說是想來拜佛,時間太晚,不知道怎麼進去,又捨不得離開。在法師與他們溝通的當下,我像被投中震撼彈般,久久不能自已,原以為即將爆發信仰上的衝突事件,卻忽然變成當下善意友好的宗教交流,此種轉變令人喜出望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