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旅人】 木曾五木護樹典故

文/楊全斌 |2025.10.18
67觀看次
字級
日本長野縣木曾山區生長著5種珍貴名樹。圖/楊全斌
長野縣木曾郡南木曾町94%由森林覆蓋。圖/木曾郡觀光協會
路邊牌上說明西元1708年,尾張藩如何嚴禁木曾地區居民砍伐珍貴木材。圖/楊全斌

文/楊全斌

木曾五木(KISOGOBOKU)是日文,意指日本長野縣木曾山區的5種珍貴名樹。對觀光客而言,木曾山區不但是山之國、水之國與森林之國,也是山明水秀森林浴的好地方,相當於我們的阿里山、溪頭與杉林溪,而5種珍貴名樹則是傳統木曾漆器所使用高級木材的來源。

「木曾五木」名稱的由來,其實有一個故事,在森林保護政策上有極重要的歷史指標,這個政策造就了今日好山好水的木曾,也使木曾山區成了日本重要觀光景點之一。

在馬籠宿街道旁,仔細一點,路邊可見到一個「木曾五木」的說明牌,記載著西元1708年(寶永五年)五月,尾張藩禁止木曾居民砍伐日本扁柏、日本花柏、羅漢柏、日本黑檜、日本金松等5種樹木,違者獲判死罪,此即所謂「一樹一人頭、一樹枝一手腕」(砍一棵樹就要一個人人頭落地,砍一樹枝就要斷一隻手腕),在這恐怖政策下,村民的經濟發展也就隨之崩潰。

此政策的實施是因為江戶時代初期城郭、城下町、武家屋敷建築與造船等需要大量木材,而木曾山區自古以出產優秀木材著名,因此隨著建設需求而遭到濫伐,當時管理木曾山群的尾張藩便採取嚴厲的保護政策,一開始只針對檜木(另有一說扁柏),之後將可能被誤認的其他樹種也包含進來。

隨著留山政策的擴大,禁止砍伐的區域與樹種都更為增加,達到更進一步的森林保護,這樣的政策也成了日本全國各地的模範。今日木曾山區以木曾五木為主體形成青山麗水,以擁有知名木材聞名是有其由來的。

話說回來,台灣也有所謂「阿里山五木」、「台灣五木」,意指紅檜、扁柏、台灣杉、香杉、肖楠等台灣原生珍貴的樹種,然而在報紙上常常可以看到盜砍珍貴樹木的報導,這一點與日本傳統的「一樹一人頭」政策相比,真的是罰則太輕了,山老鼠都不怕,難怪山不山水不水,環境不斷惡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