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禪學灌注於茶道儀式中,使茶、花、繪畫、室內景觀與建築藝術,揉合成獨具意義的宇宙觀,傳達了素樸與精鍊的美學精神。「佗」(wabi)代表茶室中閒寂、素樸的空間感;「寂」(sabi)意指古典、優雅的藝術;「澀」(shibu)則有內斂、簡約之意。將藝術的極致表現,回歸尋常人家的生活裡,一切世俗的器用都在歲月之流的淘洗與沉澱中,散發素雅寧謐的詩意。
素樸精神傳達出一種屬於東方的智慧之美,在此傳統美學觀念中,最好的設計是盡可能呈現最少的元素。以日本皇宮為例,它的低調美感與素淨淡雅的外觀,看來就像尋常百姓人家,與自然山川、人情風土達到和諧的對位關係,完全不具有耀眼凌人的霸氣。於是它古樸的性靈之美,就在沉潛中自然呈現獨特優雅的韻味。
日本的茶道儀式首先講究主、客和諧相待,以及人與自然調和無間的狀態。因此茶室中的觸感、香氣、光線與聲音,便共同營造出人我、內外合一的情境。席間,人對器物的珍惜之意衍生出「敬」的謙沖態度,因為出於尊重,於是在整體儀式中懷抱著一塵不染的純淨心思,不外放、不張揚,留意每一個細節,甚至將水分享給一旁的蕨類植物。而茶室中的花藝也如同在原野中生長時的姿態,以忠於本性為原則,使它在簡單、自然的形象中,予人永恆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