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拍馬四法

星雲大師 |2006.05.06
989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喜歡聽好話,這是人的天性,尤其奉承自己的好話更是百聽不厭,因此一般說來,「吹牛」的人很容易被人識破,但是「拍馬」的人不容易被拆穿,此乃人皆歡喜受人奉承之故。正因如此,自古歡喜拍馬的人都較受重用,例如魏忠賢、和珅等人都是拍馬之輩,也都備受皇帝的信賴。但是,拍馬也要拍對地方,尤其要拍得恰到好處。

話說有甲乙大臣兩人,甲大臣平時極受國王寵信,乙大臣雖然極盡逢迎,卻都不得要領。有一天,乙大臣忽然發現甲大臣得寵的原因,原來每當國王吐痰後,甲大臣很快就用腳把痰擦拭乾淨,所以很得國王的喜愛。乙大臣也想仿傚,但每次國王吐完痰,都被甲大臣捷足先登,一腳把痰擦了。這一天甲乙大臣隨侍在側,國王又「喀、喀、喀」準備吐痰,乙大臣為搶先,沒等國王吐痰,就一腳往國王的臉上踢去,結果把國王的門牙給踢掉了,後果當然可想而知。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說明拍馬要掌握好時空、分寸,才不至弄巧成拙。尤其拍馬的人不能有自己,要一心一意迎合對方,恭維、讚美、吹捧,要揣摩對方的心意,他喜歡什麼,就要盡量投其所好,如此才能贏得對方的歡心。因此,善於拍馬者:

一、要委屈奉承,極盡諂媚阿諛;
二、要金錢賄賂,滿足對方需求;
三、要表示殷勤,極盡逢迎稱揚;
四、要假意順從,博取對方信賴。

所以,拍馬者有奉承法、奉獻法、賄賂法、獻供法,也就是透過跟隨、語言、物質、行動等方式示好,贏得對方的好感與信賴,從而獲得自己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拍馬,一般給人的印象都是負面的,因為拍馬者多為巧言令色之輩。現在社會上流行「馬屁文化」,雖然不值得提倡,但人生有時候也要學習拍馬,因為一個人如果完全不能體會、了解領導者的心意,又怎麼能獲得他的信賴呢?只是如果一味拍馬奉承,有失自己的人格尊嚴,所以做人不能完全沒有原則、沒有是非,但是也不能太過於是非分明,完全不留給別人轉圜的餘地,顯得太不近人情。

總之,所謂拍馬者,說得好聽,就是隨緣隨分;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沒有個性、沒有主見的隨波逐流之輩。如何拍馬才會恰到好處,恰如其分,還是要靠智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