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上周六宣布,鴻海旗下群創光電將合併奇美電子,合併後的「新奇美」產能超越友達,躋身全球第三大面板廠。這項台灣電子業歷年來最大的合併案不僅震驚全球面板業,對於國內一度身陷風暴的DRAM產業也有極大的啟示。
國內的面板、DRAM產業去年受到金融海嘯嚴重打擊,面臨生死存亡關頭。由於訂單銳減,產能急速下滑,許多廠商不得不裁員減薪或實施無薪假,號稱「幸福企業」的奇美電子亦被迫終止三千多名派遣人員的契約。今年前三季,五家面板廠共虧損七百八十八億餘元,六家DRAM廠共虧損八百三十二億餘元,兩大產業虧損金額高達一千六百多億元,幾乎把過去幾年的獲利全燒光了。
奇美電與群創的合併,立即躋身全球第三大,對台灣面板業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啟示。許文龍認為,面板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產業,未來每個人睜開眼睛,從電腦、電視、手機到電子書等各種看板,都用得到面板。台灣面板業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提升國際競爭力。
如同郭台銘所說,在國際市場上,只有第一名能賺大錢。如今新奇美已躋身全球第三大,未來將朝第一大邁進,才有與南韓三星抗衡的本錢。
自今年初,奇美電子即不斷傳出合併的消息。許文龍坦承,這次奇美電情定鴻海,是他人生中最困難的抉擇,好幾個晚上睡不著。國內的企業界負責人向來「寧為雞首,不為牛後。」不過,喜愛釣魚、享受藝術人生的許文龍很早就對外表示:「奇美電可以換頭家,可以讓更有能力的人去做啊!」面對南韓大廠的競爭,國內面板形成奇美、友達兩強對峙形勢,其他面板小貓也該好好思考未來的出路。
國內DRAM廠商的慘況比起面板有過之無不及。多家DRAM廠去年因為財務危機,向政府請求紓困。台灣DRAM產業最大問題是缺乏技術自主,每年要繳數百億元權利金給技術母廠,卻無法掌握關鍵的技術。科技界大老建議,政府若要主導產業再造,必須打國際級的戰爭,聯合美、日技術母廠,以對抗南韓三星這個強勁對手。遺憾的是,過了一年,DRAM產業的整合仍是原地踏步,一事無成。政府主導的台灣創新記憶體公司(TIMC)由於爭議性太大,尚未開始運作,即被立法院喊卡。
許多DRAM業者認為,最近DRAM價格反彈至二美元以上,公司營運改善可以繼續苟延殘喘。對DRAM業者言,或許最危險的時候已經熬過去了,但主事者不能把眼光放遠,遲早會被國際潮流淹沒。我們希望奇美電與群創的合併能帶給DRAM廠商新的啟示,企業負責人應放下一己之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台灣,主動尋求合縱連橫的機會,唯有團結起來打國際級的戰爭,才能與南韓相抗衡,才能矗立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