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佛教藝術除莊嚴的佛像,還有以簡單色彩傳達深邃語意的禪畫,更讓觀者從中參得人生真義。在《人間福報》刊載多年禪畫、禪宗公案的藝術家李蕭錕,從中挑選了精華禪畫,還有經文抄寫的書法及篆刻,即日起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展出一個月。
「坐者何人—李蕭錕禪畫展」昨天舉行開幕茶會,除了有大批民眾慕名而來,也有多位來自藝術界、教育界的名家應邀參與。李蕭錕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的恩師李奇茂指出,藝術重點不在於技法、而是思想,盛讚李蕭錕透過畫作傳遞深遠的禪意;文化歷史研究所教授陳清香表示,禪思想在宋、元時期達到高峰,因此藝術上衍生出許多有禪意的畫作,李蕭錕的作品如同將當時的禪畫精髓重新復興。(記者張雅雯攝)
李蕭錕致詞指出,小時候因為目擊中元節宰豬隻的畫面,從此不吃肉、立志要發揚不殺生的觀念,就讀研究所時開始接觸佛教深義,並且和美術技法融合,因此能夠舉行以「禪畫」為題的畫展,真正一圓當年的心願。
「禪就是生活!」李蕭錕指出,禪不在海角或天邊、而是近在眼前,也就是自身,只是人常常不懂這個道理,所以一直費盡心力往外求。他表示看禪畫、讀禪詩除了欣賞藝術作品,更是讓觀者從中去看自己,這也呼應了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
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佛光緣台北館長覺元法師表示,每幅禪畫都是一件禪公案,透過文字與繪畫的結合,讓觀者看了會心一笑,並從中領悟人生道理,增加修道因緣。「坐者何人—李蕭錕禪畫展」即日起展出至十二月十三日,開放時間上午十時至晚上九時,每周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