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票、送保養品… 藝文團體求生

 |2009.11.16
93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為了逆境中求生存,許多藝文表演團體卯足全力衝票房,光靠打折已無法滿足消費者,有藝文團體打出購票送保養品,或電話攻勢「催票」;還有人半價促銷。

傳大藝術多次邀請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來台,往年幾乎場場爆滿,今年票房卻減少一到兩成。總經理周敦仁坦言,中南部場次更難賣,「藝文表演不易跨出台北」。他認為票房差和景氣不好、八八水災與新流感都有關。

不過年底藝文表演多,恐怕也會分散票房;寬宏藝術有《媽媽咪呀 !》、《火焰之舞》,果陀劇團有《步步驚笑》。紙風車劇團、如果兒童劇團、九歌劇團的兒童劇都集中在年底演出,但新流感疫情延燒,不少小朋友停課,退票情況跟著增加。

為了刺激票房,各家藝文團體大出奇招,預算豐厚的選擇強打電視廣告增加曝光,提高觀眾興趣。沒經費打廣告的,就轉向異業結盟,像朱宗慶打擊樂團將在十二月推出鋼鼓音樂會,就鎖定粉領上班族,套票打八五折,還送保養品,買票看表演還有附加價值。

九歌兒童劇團的《大力士不是醰》十一月底在高雄上演,票房僅一成多。九歌兒童劇團長朱曙明不諱言,儘管演員努力演出,但看到台下座位空盪盪,總是難掩失落,卻也只能自力救濟尋找出路。

朱曙明想把兒童劇推進校園,決定逆向操作降低票價,原本一場劇要十萬元起跳,但他拜訪多所學校校長發現,一張票價設定在一百元最理想,甚至比校外教學便宜。一場劇可容納五百名觀眾,收入就有五萬元,只要演出次數增加,收入也會提高。

也有藝文團體採用電話攻勢,紙風車兒童劇團《屋頂上的天才老爸》正在全台巡演。由於票房不太理想,只好動員劇團員工打電話。有員工形容,每天都在打電話,感覺很像助選員在「催票」,無非就是希望爭取多一點觀眾來看表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