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兩年,大學四年級的程敏淑才對「海外服務遊學團」感興趣,從未出過國的她,覺得以二萬四千元的費用,能玩上十四天,又能服務人群,是非常划算的事;今年她就迫不急待地前往菲律賓。
目標鎖定菲律賓的方案,是源於基金會一個服務的個案:「菲傭向基金會要多餘的衣物,說想帶回家,在評估當地的環境後,覺得可以讓具有志願服務性質的遊學團去感受。」程敏淑說:「出發前,我們都知道要去協助蓋河堤。」
即便要去做苦力,這批遊學團的女成員卻一點都不排拒!伊甸基金會打著「從十五歲到不能動為止,只要有心,想服務,即使不懂英文,也能帶著愛心出國,去付出。」的口號號召遊學義工,她們來自各年齡層,卻都有熱忱的心。
伊甸和在地居民溝通、評估後,讓對方依據需求設計河堤形式,由基金會提供水泥和鋼筋等材料,義工負責從河裡搬石塊。每天早上一做就要三個小時。劍道社出身的程敏淑自豪地說:「讓我意外的是,團裡的女生都比男生勇!」
石頭一天天的搬,從三公尺到七公尺,漸漸「茁壯」,儘管成果不豐碩,卻讓她們體會到「不斷付出的成就感好真實。」早上搬石頭,下午教書,周末再來點衛生教育和淨灘課程,她們不走馬看花的旅遊,而是融入當地做個「在地人」。
「原來新移民的環境這麼艱苦,回到台灣後,我希望更注意她們的人權;沒有這趟服務,我永遠也不知道她們面臨的困境。」程敏淑感慨地說:「以前不明白為什麼要重視她們,現在才了解,她們來台是有苦衷的,我們應該多點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