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14天 心態大不同】教導青海國二生 大學宅男變上進

李祖翔 |2009.11.14
860觀看次
字級

常有人批評,大學生每天「宅」在宿舍上網、打電動,懶得念書,更懶得出門,素質低落!而感到過去太墮落,自覺要開始珍惜環境,決定要以延畢的方式努力作志願服務的大學生陳奕全(見圖,陳奕全提供)笑說:「被我媽逼去當義工前,我一直都這麼宅!」

陳奕全是企管系的「大五生」,整天躲在家裡打電動,媽媽實在看不下去,幫他報名去宜蘭教養院做志願服務。教養院的院生以中重度的心智障礙者為主,十六歲到六十歲的人都有,但都只有兩、三歲的心智與行為。

「一開始我很排斥,為什麼我要跟這些人相處?」不過,在與他們相處了七天後,一切都改觀了。陳奕全說:「他們雖然笨笨的,可是好純真!」志願服務竟激發了他從未有過的好奇心。

對志願服務意猶未盡的「阿宅」陳奕全,今年暑假再度跟著義工夥伴,到大陸青海去教書。國二的小朋友對他的英文帶動唱,反應熱烈;陳奕全說,當地不管物質或師資都很缺,教具很破爛,但在那樣的環境下,孩子卻各個奮發向上。

「孩子因為缺乏而更認真,想到自己,很慚愧。」陳奕全走出戶外,用相機和親身體會,替代遊戲與電腦,沒有了熟悉的娛樂,反而愛上這種感覺,「在那裡,我一點都不想玩電動,因為他們的渲染,讓我只想抓緊學習機會用功、努力。」

回到台灣,陳奕全有感而發:「過去的我太糟糕,現在只想珍惜擁有的資源,做更多的志願服務;很多人都說我變了─雖然我媽只說,似乎我變得比以前乖─但我知道,在短暫的十四天裡,感受實在太多,對我的人生影響很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