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政府的擴大內需政策,所以各校有一筆用來添購電子相關產品的經費,教育部此舉,無非是要讓電腦生活化、教學資訊化。
現在是e世代,沒有電腦可以說是落伍,但同事最近出了一道題目要學生作答,其中一名學生遲遲交不出來,同事問原因,沒想到學生竟回答,他在電腦上提問,還沒有人回答,所以無法繳交作業。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過度依賴電腦的結果,人腦勢必會退化,尤其是更直接影響學生的思考能力,所以筆者認為,教育部與其要學校添購電子產品,還不如多買幾本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透過閱讀,學生可得到課本以外的知識,及訓練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透過閱讀,可以涵養學生的性情,進而培養良善的品格和慈悲的胸懷。
若能鼓勵學生閱讀,並在公開集會時,請學生發表讀書心得,及表揚優秀學生,讓這股善的力量不斷傳下去,這不就是「有品運動」嗎?相信這種法肯定比多幾台電腦有意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