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犯罪 手法不斷翻新 須以科技防範個資外洩 並追蹤、監聽 比守株待兔有效
昨天是「1112全國反詐騙活動日」,從上午八點到半夜十二點,全台ATM提款機前,都有警察站崗宣導反詐騙,希望藉此達成「詐騙零發生率」目標。
這項「反詐騙活動日」作法不是妄想,而是沿用日本「無詐騙日」,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警方能吸取外國經驗是好事,但日本員警到ATM前勸阻民眾匯款,卻仍有人當著警察面前匯款被騙,我國實施前有無記取這個「教訓」?
宣導反詐騙確有需要,但這應是長期作為,豈是一天所能畢其功於一役?所以包括基層員警在內,各界都有「作秀」的批評,甚至有媒體報導,詐騙集團見風轉舵,已通令車手昨天「休假」避風頭。
反詐騙活動日過後,警方不再站崗,詐騙集團又出來活動,警方「土法煉鋼」究竟能有多少效果?何況,詐騙集團手法不斷翻新,取款方式也有改變,如直接上門拿錢、利用電腦的線上轉帳功能,「土法站崗」絕對防不勝防。
而且,如果「土法站崗」有效,那麼警政署是不是要考慮設立「反竊盜日」、「反搶奪日」、「反車禍日」,甚至在下月的三合一選舉前設立「反賄選月」,員警天天站崗,台灣治安保證是世界第一。
現在的犯罪型態多屬智慧型,警方偵辦未必要和嫌犯比柔道、擒拿,詐騙集團就是智慧型犯罪,警方用站崗來應戰,根本是守株待兔,狡兔卻有三窟,可謂不智至極。
現在科技發達,警方可運用的手法很多,譬如在「個資外洩」部分,可以設定防範機制避免,若能全面做到,相信能防範絕大部分的詐騙犯罪。
其次,詐騙集團不會只作案一次就銷聲匿跡,必然是打游擊到處犯案,但無論他們如何變換身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他們的電話號碼不可能完全查不到,何況民眾報案後,即可根據這些線索追蹤、監聽而破獲。
運用現代科技應該會比「土法站崗」、守株待兔來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