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兒福聯盟的調查,有高達三分之一的孩子「擔心被同儕排擠」,且已連續六年高居兒童煩惱第一名。
以筆者在教學現場的觀察,發覺現今學童比過去孩童勇於表現自我,甚至是渴望表現自我,冀望自己能成為師長及同學注目的焦點,但若缺乏師長適時的引導,往往容易造成同儕的衝突。
而原因極可能與少子化有關,因為少子化關係,孩子都成了家長的寶,孩子習慣在家中當「王」,在家中孩子說的話最受注意,孩子把這種習性帶到學校,若少了調整,往往就成了與同儕衝突的導火線。
因此,家長應該在孩子學齡前,增加他們與同齡孩童互動的機會,以彌補少子化造成的衝擊,並建立孩子人際互動的概念;孩子入學後,家長則應與班級導師保持聯繫,了解孩子在校的人際互動狀況,切勿因工作繁忙而忽略了,使孩子因與同儕互動不佳而害怕上學。
李悅(南縣學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