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嘉義縣鰲鼓溼地猛禽逐年減少,原因與政府推動的平地造林有關?嘉義縣野鳥學會觀察,台糖配合林務局在東石農場造林,現在樹林長到五公尺高,稀有鳥類黑翅鳶、鵟、澤鵟等猛禽因無法俯瞰、獵捕到老鼠,面臨餓死危機;呼籲政府造林要全方面考量、選對地方,否則效果將大打折扣。
嘉義縣野鳥學會常務監事陳建樺調查發現,東石農場造林面積約三百六十公頃,隨著樹愈長愈高,鰲鼓溼地的猛禽卻似乎愈來愈少。
他指出,五年前,棲息在鰲鼓溼地的黑翅鳶有六隻,現在只剩四隻;兩年前,棲息在溼地的鵟有五至六隻,現在只剩一至二隻;七年前,棲息在溼地的澤鵟約有十五隻,現在只剩四隻。
陳建樺說,經他長期觀察、調查,發現東石農場原本是種植稻米的大農場,黑翅鳶等猛禽很容易俯瞰、獵捕牠們主要的食物—老鼠。
但是,台糖七年前造林後,所種植的木麻黃、白千層、桉樹,愈長愈高,目前高度已經達到五公尺,嚴重影響到猛禽俯瞰、獵捕老鼠的視線,造成食物來源減少,猛禽數量跟著減少。
鳥友憂心地說:「政府計畫在東石、鰲鼓農場造林一千公頃,恐怕不必等到造林結束,這些猛禽早已餓死」。
台糖東石農場主任陳耀祥說,平地造林是政府既定政策,主要是為改善沿海空氣品質及響應節能減碳,如果因此造成猛禽「斷糧」,台糖也很無奈。
由於東石農場只是執行單位,有關政策問題,陳耀祥表示,他無權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