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受虐外配 越籍神父爭人權

李祖翔 |2009.11.07
1857觀看次
字級

祖籍越南的天主教外籍牧靈中心負責人暨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主任阮文雄,即使在神學院畢業晉鐸為神父,依然選擇到台灣為遊民服務、爭取外籍移工人權,雖曾被誣陷斂財、吃上官司,人身安全備受威脅,但在台灣外配議題中,他卻扮演極度重要的角色。

在他逃離越南的當時,越南正進行內戰,阮文雄常目睹死亡和受傷。他曾在日本聯合國難民營住了三年,從事過公路修理工、鋼鐵廠工人和挖墓工人,努力掙學費讀書,後來在雪梨神學院就讀九年,期間被派到台灣實習兩年,結下與台灣的不解之緣。

阮文雄先在公園、地下道陪伴遊民,後又幫忙照顧孤兒,再到遊民收容所幫忙,這些工作雖和神父職務無關,卻讓他學到真正的服務精神;但長久下來不免懷疑,如此付出究竟有沒有意義?不過很快地,他就發現,遊民開始期待他的到來;省悟自己所做所為,能為弱勢朋友帶來信心與希望,這正是他長久以來尋找的生活意義。

成立庇護所 也幫助漁工

阮文雄以修士身分來台實習時,就耳聞外籍移工遭雇主不當對待。有次神父告訴他,一家紡織廠以交換生名義引進二十幾位越南實習生,事實上卻是勞力剝削後,就去找雇主交涉,同時到勞委會陳情。不久,他的教堂也向勞委會登記成為「越南人庇護中心」。

阮文雄不只幫助來自家鄉的朋友,泰國部分,也聯繫「希望志工中心」的泰國籍社工支援,沒多久,連斯里蘭卡漁工都找他求助。這時,阮文雄深刻發覺,那些被雇主性侵、虐待或在婚姻中被家暴的東南亞籍配偶,幾乎求助無門。

徵得修會同意,阮文雄成立「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專門為越南移工及配偶服務。阮文雄說:「在那之前,兩年就累積兩千個案例,在資源有限、人手不足的情況下,真的很辛苦。」不論大小仲介,背後都有勢力,處理起來耗時費力,若非他及當事人堅持,走不到今天的局面。

多數不張揚 政府須正視

阮文雄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年前接到一通電話,來電者泣訴兩位外勞一個被打、一個被性侵,被安置之處四周全是不認識的外國男性,她們很害怕,想趕快到神父辦公室受庇護,他想也沒想,就要她們來,結果為她們付了五千多元車資,最後卻被勞工局通知要把兩人送回安置所而作罷。

然而案情並不單純,他又意外得知一位越南女孩遭到同樣仲介的毒手,他生氣地說:「外籍勞工語言上吃虧,來台前又跟別人借了五至八千美金給仲介,不但害怕被遺返,白白欠下大筆金錢,更怕被家鄉的丈夫及家人知道被虐待,她們怎敢當面對質,再度掀開瘡疤?因此不論被性侵或虐打,都只能忍氣吞聲。」

由於案情複雜,擔心警員勾結吃案,加害者父子更在電話中語帶威脅,但他一看到受害勞工的臉,卻又堅定地告訴自己:「不能屈服!」對於仲介膽大妄為,阮文雄說:「類似案件常發生,除非政府正視,否則很難禁絕。」他也曾深入關懷漁工,希望漁工得到公平待遇。

自詡台灣人 在國際發聲

阮文雄說:「我想做的,只是為他們爭取做一個『人』該有的基本權益。」他是第一個在台灣喊出:「不善待外勞,就是人口販運!」的人,在幫忙移工、新移民的領域中,也是開路先鋒第一人。阮文雄在國際場合陳述所見,獲得美國社運界認同他是位活躍於台灣的澳大利亞越僑人權活動家,美國國務院更譽為「結束今日奴隸制度的英雄」。

移工問題複雜,阮文雄揭開社會黑暗面,堅持捍衛公理正義,但也強調:「我在台灣住了快二十年,打從心底認為『哇係台灣人』,我愛台灣,所以要站出來為移工爭取人權,這樣台灣才會更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