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稱為五戒,這是佛陀的根本大戒,由七眾共同遵守。
五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別人。許多人不解,何以飲酒本身既不會對別人的生命、財產,乃至名譽直接造成傷害,也不是什麼罪惡的事,為什麼列為五戒之一呢?
優陀夷是一位有神通的阿羅漢,連毒龍都被他降伏。
有一天,優陀夷喝醉了酒,睡在路旁,人事不知,佛陀見了,說:「現在,他連一隻青蛙也降伏不了,酒會使人失去理智與能力,胡作非為,所以大家不得飲酒。」
佛教是個重視智慧的宗教,飲酒會使我們迷失理智,失去智慧,進而做出侵犯他人的事情,因此佛制不飲酒為根本五戒之一。
飲酒之害
佛陀住在祇園精舍時,有一天,佛陀為難提迦優婆塞開示飲酒的害處:「酒有三種:穀酒、果酒、藥草酒。不論那一種酒,都會動亂人的心性,讓人放逸,闖禍造業,所以一切的酒都不應飲用,稱為不飲酒。」
難提迦聽了,還是疑惑不解,於是又問佛陀:「為什麼不能飲酒呢?」
佛陀說:「飲酒對身體的利益很少,但是害處卻有三十五項之多:1現世耗竭財物。喝醉酒時,心無節制,浪費財貨。2眾病之門。3紛爭的根源。喝醉酒後,常常會跟別人發生爭論。4赤身露體,醜態百出,不知難為情。5醜名惡聲,不能受人敬重。6智慧被蒙蔽。7該得的東西得不到,已經得到的會散失。8守不住祕密。9種種事業難以成辦。10憂愁的根源。由於喝醉酒時犯了過失,醒來時則慚愧憂愁。11身力轉少。12健康受損。13不知敬愛父親。14不知敬愛母親。15不敬沙門。16不敬婆羅門。17不敬伯叔及尊長。因為酒醉使人精神恍惚,失去識別能力。18不敬佛。19不敬法。20不敬僧。21與惡人結黨。22遠離賢善。23作破戒人24無慚無愧。25不能節制情欲。26縱情聲色。27被人憎惡。28被親友擯棄厭惡。29多行不善法。30捨棄善法。31不被明人智士所信任。32遠離涅槃。33種下狂痴的因緣。34命終將墮地獄。35即使再度出生為人,常為愚痴無知之人。
因為喝酒會伴隨以上諸種過失,所以大家切勿飲酒才好。」摘自《佛教叢書‧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