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到普吉島 籲奉行慈悲

李祖翔 |2009.10.21
1323觀看次
字級








俯尹Worapot Rattasima(左)以佛教儀式,獻花給星雲大師。圖右為心定和尚,右三為心培和尚。人間社記者陳恩淞攝




理事會議過境 府尹迎接 信徒請賜法語 大師歡喜開示

【記者李祖翔普吉島報導】「佛光人協助災難重建,總是不怕沒善款,因為只要有心,就能重建家園,這是信仰的力量。」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會見泰國普吉島俯尹Worapot Rattasima時,作如是說。臨走時,由於泰國信徒不捨,請大師賜法語,大師表示,希望信徒不只是念佛,還要把慈悲奉行到社會。

十月二十日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四屆第五次理事會議期間,遊輪過境泰國普吉島,俯尹Worapot特地代表全島人民在碼頭迎接,星雲大師帶領佛光幹部下船參訪普吉島。

國際佛光會泰國協會在碼頭鋪紅毯,以佛教儀式帶領信徒撐幢幡、撒花瓣,跪迎大師,普吉島俯尹提到五年前南亞海嘯的賑災,他感謝佛光山、國際佛光會的愛心與努力,在海嘯發生未久,立即捐贈兩千多萬善款協助重建,讓普吉島得以迅速復原。大師回應:「在天災人禍不斷的時代,我們一定要把人心、信仰、團結的心反映出來。」

大師說:「普吉島風光明媚,名不虛傳,雖然佛光人來自世界各地,但有一個共通點:都是佛子弟。」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各自的教主、教義、特色和文化,只有佛教的佛陀最偉大,教義最能善用,文化最豐富,而且世界宗教會議上,宗教領袖公認佛教是最和平的宗教,大家都互相幫助,所以佛光人應一起護持佛教。

泰國五家媒體一同採訪大師,有人請教大師,泰國國王身體微恙,國內動亂不安,該怎麼辦?大師表示:「佛教講身、口、意,所以我推動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的三好運動,能落實就能安定社會。」大師也祝福泰國國王身體健康。

大師對泰國佛教青年有所期待,勉勵青年:「佛教需要青年,青年也需要佛教。」希望老一輩的佛光人用慈悲心教導他們,引發青年內心的智慧。

臨行前,信徒不捨,請大師賜法語,大師也歡喜地跟大家說:「信徒不只要念佛,還要勤奮的行動,把慈悲奉行到社會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