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型、反應快的人,最怕周遭親朋好友跟不上節拍,不論父母、夫妻或情侶,都在本位主義的作祟下,拚命苦口婆心相勸,卻總落得徒勞無功。
光復中學音樂老師史怡雯,五年前也曾為了兒子趕不上預設進度而嘆氣連連,好在耐心等候,撿回一個貼心寶貝。
兒子在英國高中都快畢業了,還是整天約朋友看球賽,不知大學要選什麼科系,也沒決定要留在英國或回台灣,她碎碎念了半年,兒子全沒反應,直到畢業前一個月,她火大了,不管了,兒子倒開始主動閉關自修,五年來,脫胎換骨,變成領榮譽狀的優等孩子。
史怡雯領悟到,專家提出的鬆緊兩派經驗,都不足以解釋親子雙方的互動優劣,放任的孩子可能自動自發,給了濃濃的愛的孩子也會大逆其道,「唯有等他們自己開竅,我們上下兩代才能營造滿意的進退。」她說。
夫妻情侶之間,同樣沒有百分百情投意合的公式,「愛,會改變一個人,」這是專家說法,但真實際遇中,皮皮的筱穎卻比全心奉獻的若蘭,更有能力穩定婚姻關係。
筱穎是個多職人,從早忙到晚,先生看不慣,鎮日嘮嘮叨叨的非讓她改變作息,筱穎偏偏最恨墨守成規,所以依舊照自己的方式過日子。她檢討過自己,就只是忙碌到晚點回家而已,其他都未脫婚姻規範,「夫妻觀念差異只是小事,與其傷筋動骨去改變,倒不如靠時間等對方開竅,彼此再找磨合角度。」她這麼想。
命好的人,等得到這一刻;命苦的人,等一輩子也出不了頭。筱穎等了三年,果真盼到老公逐漸成熟沉穩,動口的嘮叨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動手的協助。筱穎認為,一旦意見分歧,審視過立場對錯後,不妨先放身邊人去跌撞,去體認道理,勝過自己滿口仁義道德。
相對來看,若蘭雖然命苦萬分的順著老公指東揮西,卻彷彿等不到對方善意的改善;先生對居家生活的斯巴達管理毫不鬆懈,準時開飯,十點熄燈,假日不准「冶遊」,這樣管自己,管小孩,全家人都被管傻了!
她嘗試過各種溝通都無效,只好等待老公自動醒悟,若蘭現階段要求自己冷處理,假以時日,一個影響家庭生活的事件發生,她認為,這才是另一半檢討及改變的時機。
開竅只是一瞬間,沒錯,就苦在真的不知道對方什麼時候才能打開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