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日本哲學家九鬼周造因長期旅居歐洲,反而對日本文化萌發了深刻的體悟。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對西方現代哲學的相當造詣寫下《「粹」的構造》,以現象學重新掌握江戶時代遊廓狎妓的審美意識。書中以姿態纖細而通達人情的美感,傳遞日本傳統觀念對女性美的一種幾近瘋狂的信念。纖巧的體型同時暗示著體的衰弱與靈的力量,而淡妝的臉孔與出浴起身的姿態,則更使人在自然流露的嫵媚之間,體會「粹」的底蘊。
與九鬼周造大約同時的文學家谷崎潤一郎與川端康成,也不約而同地以「粹」的麗姿來塑造小說中的女主角。《細雪》故事中的三姊妹在錦帶橋賞花時,令人禁不住想為之吟詠和歌。其中最具日本韻味的是排行居中的雪子,她纖細苗條的體型和略帶寂寞的面容,反倒要華麗的和服才能與之相配。而九鬼周造同時認為穿著和服時,「拉下後衣領」露出粉白的後頸與髮鬢,也是「粹」的藝術。
於是我們得以欣賞川端康成在《美麗與哀愁》裡,讓慶子穿上樸素的和服,鼓形帶上繪飾出綠色的山濤,以及淡淡暗紅色的晚霞。當她背對太一郎時,那捲起的後髮與細長白皙的脖頸,在服飾的襯托下,曾經一度「迷住了太一郎的眼睛」。而沐浴後,未施脂粉的白嫩臉頰,則換得了大木先生「一個長長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