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山水風景如畫,蘇州胥江畔有座嘉應會館,具二百年歷史,粉牆黛瓦,庭院深深,一如穿越時空的奇女子,在現代建築環伺下,她婉約如昨。

嘉應會館創於清嘉慶十四年(一八○九年),為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的客家商賈集資共建,作為南北經商住宿、議事、佳節酬神、雅宴賞戲,聯繫同鄉情誼的中繼站。會館位「棗市街」上,是古時批發棗子的市集,在當時富庶一時。

歷史無情,會館一度衰落,今在星雲大師努力於兩岸文化交流下,成為佛光山在大陸的第一座美術館,經過整修後,二○○七年十一月重新開放。
開館首展「石頭記」,呼應了當地名勝虎丘山「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典故。星雲大師說:「道生大師倡導『闡提成佛』,與我一生肯定人人『我是佛』的人間思想,相互謀合。」此後每二個月一個展覽檔期,皆結合蘇州人文精神,讓民眾體驗生活即藝術。
二○○九年四月來館參觀時,正展出「傾情紫砂」展,蘇州以紫砂聞名,用紫砂塑佛、菩薩像,跳脫傳統材質及造型,也別具深意,作品全出自大陸當代雕塑家王蕭笠之手,多位台灣遊客賞析之餘,慨然買下多尊屬意之作,回家珍藏。
除展覽外,會館本身就是藝術品,建築具江南傳統風格,一樓有五個迴廊式的廳堂展覽館。二樓為罕見之古戲台,供人觀賞戲曲表演,與中庭天井形成樓中樓,四周窗櫺星斗滿天,屋角邊緣皆是景致,彷彿只要多停留一會,就會讓人墜入思古幽情。
也許因為人文氣息濃厚,影響會館裡的義工們人手一本記事本,每一頁一句法語,看看署名,原來都是來館參訪的法師所寫下的紀念,有「不忘初心」、「慈悲喜捨」等佳句。望著老菩薩們以赤子真心,祈求法語的樸實笑容,方知美術館原來也兼具美心功能呀!
步出嘉應會館,望著胥江流水東逝,不禁吟起白居易的〈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何日更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