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會六成員,五人是身障,分別為:蔡抒帆(前排左起)、林君潔、葉建宏、莊棋銘,及陳姵欣(後排左起)、王孝家。記者李祖翔攝
一般人為弱勢族群服務,弱勢也想回饋社會,在公益團體中,由障礙者擔任領導者的例子屢見不鮮,但才兩歲的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卻令人訝異,主要的六名職員中,五名都有障礙,但他們憑著過人的意志,都有一身好本領。
協會理事長莊棋銘是俗稱「玻璃娃娃」的成骨不全症者,因家住四樓,出入不便,有二十年不曾出門,他的症狀也無法乘坐一般輪椅,幸好認識總幹事君潔,君潔的朋友改造電動車送他,終於能出門。
莊棋銘說,有車後,好幾年都是從四樓爬下一樓再坐上電動車,但會弄髒衣服,於是決定搬出去,「在外面租屋自立,主因是不想再給家人添麻煩了。」莊棋銘辯才無礙,是協會一大幫手。
總幹事林君潔也罹患成骨不全症,她只能倚靠電動車;法學系畢業後赴日研修,回國致力於社福領域,並提倡「個人助理」的理念,是協會不可或缺的領導人。
而副總幹事蔡抒帆,發生意外後走路需要助行器,對於自立生活的意義,她說:「就是由助理協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如吃飯、逛街,除非障礙者開口要求,助理並不會主動幫忙,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協助』,而不是『照顧』。」
協會會計則由肌肉萎縮重症的葉建宏擔任,同事形容他是個一開口就說得出深奧哲理的人,他笑說:「達摩面壁九年能悟道,我從小就在家面壁,當然只有向『內(大腦)』發展。」由於備受家人呵護的生活令他空虛,他便出外生活,藉自立找到生存價值與人生目標。
而負責派遣助理員到會員家中的是弱視的王孝家,他只求一份能學習的工作,好學不倦幾乎是協會每個成員的共同特色。唯一一位非障礙者、擔任出納的陳姵欣,她覺得和障礙者共事並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事,一般人能做的,障礙者也能做,她認為,大家可以平等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