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飲食行為也可以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以下介紹幾個方法,作到的愈多,節能減碳的效果愈好。
一、少一點肉
少吃點肉,對自己的健康有益無害,還可以節省更多的糧食,減少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有學校營養師,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吃素食的營養午餐;葷食的朋友,也可以選擇特定的時間吃素,初一、十五最常見,也可以嘗試一天一餐吃素。
二、少一點加工
加工食品並非就不好,生活中也不能沒有加工食品。但是天然、新鮮的食物,不但營養流失少,生產過程中也不會製造過多的二氧化碳。不過生鮮食材不能久放,要放冰箱儲存,冰箱也很耗電,怎麼辦?可能的話就少量購買,即購即食。
三、多一點有機
優先選購自然農法生產的有機農產品,這些農產品不使用(或較少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無形中減少二氧化碳的製造量,吃得也安心。有機農業可以說是台灣農業未來的希望,欣見鴻海郭董有意大力投資。
四、多一點本土
保健的方法很多,其中一個是:吃當令的在地食物。當地產的時令作物,不但便宜,營養也不會跑掉;如果是遠地的農產品,既需要耗費大量能源,儲存保鮮,還要經過長途運輸,耗費大量油料,才能把產品送來,貴又不環保。愛用本土的農產品,絕對不單只是農政單位的宣傳口號而已。
五、多一點惜福
吃飯細嚼慢嚥,有節制,不暴飲暴食;買菜有計畫,減少廚餘的產生;使用環保餐具,減少對免洗餐具的依賴,對於食物與生產者,更應該懷抱感恩的態度。
節能減碳的飲食原則,不但與一般熟知的養生法則不衝突,還有不少相得益彰之處。溫室效應會不會惡化?會不會造成可怕的災難?不管是杞人憂天或是裝作看不見,都不是健康的作法,一點一滴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正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