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宅急便】吃與節能減碳(下)

陳建志 |2009.09.24
1158觀看次
字級

修正飲食行為也可以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以下介紹幾個方法,作到的愈多,節能減碳的效果愈好。

一、少一點肉

少吃點肉,對自己的健康有益無害,還可以節省更多的糧食,減少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有學校營養師,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吃素食的營養午餐;葷食的朋友,也可以選擇特定的時間吃素,初一、十五最常見,也可以嘗試一天一餐吃素。

二、少一點加工

加工食品並非就不好,生活中也不能沒有加工食品。但是天然、新鮮的食物,不但營養流失少,生產過程中也不會製造過多的二氧化碳。不過生鮮食材不能久放,要放冰箱儲存,冰箱也很耗電,怎麼辦?可能的話就少量購買,即購即食。

三、多一點有機

優先選購自然農法生產的有機農產品,這些農產品不使用(或較少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無形中減少二氧化碳的製造量,吃得也安心。有機農業可以說是台灣農業未來的希望,欣見鴻海郭董有意大力投資。

四、多一點本土

保健的方法很多,其中一個是:吃當令的在地食物。當地產的時令作物,不但便宜,營養也不會跑掉;如果是遠地的農產品,既需要耗費大量能源,儲存保鮮,還要經過長途運輸,耗費大量油料,才能把產品送來,貴又不環保。愛用本土的農產品,絕對不單只是農政單位的宣傳口號而已。

五、多一點惜福

吃飯細嚼慢嚥,有節制,不暴飲暴食;買菜有計畫,減少廚餘的產生;使用環保餐具,減少對免洗餐具的依賴,對於食物與生產者,更應該懷抱感恩的態度。

節能減碳的飲食原則,不但與一般熟知的養生法則不衝突,還有不少相得益彰之處。溫室效應會不會惡化?會不會造成可怕的災難?不管是杞人憂天或是裝作看不見,都不是健康的作法,一點一滴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正途。

(全文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