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適芳從小就喜歡聽音樂,他說「只要有零用錢,我幾乎都拿去買唱片」。唯一不同的是,鍾適芳最早的啟蒙經驗,其實是小時候和姊姊看電視時,節目中所介紹來自紐西蘭毛利族的音樂。就當時而言,從台灣要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並非易事,這可說是難得的聽聞,讓姊妹倆大感驚奇!
「那時我們還把節目錄下來;在那個年代錄音機還算是稀有,這捲卡帶到現在我還收藏著。」鍾適芳開心地說。雖然一直都熱愛音樂和民族文化,如今也經營著唱片業,鍾適芳卻始終沒有攻讀相關科系。
從政大西語畢業之後,鍾適芳在英國拿到心理分析碩士學位。熱愛音樂的鍾適芳,回到台灣以後,經過一番思索,最終還是決定做唱片。一九九三年,鍾適芳成立「大大樹音樂圖像」,開始引進並製作世界各地的民族音樂。
鍾適芳認為,「音樂在音樂人的生命裡,本來就是完整的,製作人的職責,只在於幫他們把音樂呈現出來。對於他們背後的文化根源與音樂傳統,製作人無法,也不該妄加竄改。」鍾適芳非但支持樂手和歌手們的創作,更重要的是,他十分看重製作音樂時,對於文化的本質應給予的尊重。
如今二○○九年,大大樹已走入第十六個年頭,鍾適芳不但繼續推廣他與夥伴們所熱愛的音樂到世界各地,更經由巡演以及參加國際藝術節、音樂節等活動,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聽見來自台灣的音樂文化與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