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音樂 源遠傳唱 珍惜文化價值的品牌經營 : 大大樹音樂圖像

郭士榛 |2009.09.20
1438觀看次
字級


「大大樹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們希望能夠盡可能保留作者原本想要去傳達,去保留的傳統價值。像烏仁娜的專輯當中,會表達很多他對於蒙古故鄉的關心,會運用他們的傳統音樂,去創造具有蒙古特色的現代樂音,我們也因此談到關於名字漢化之後可能會對蒙古文化所產生的衝擊。」大大樹音樂圖像負責人鍾適芳如是說。

熱情 正是支持

一切的最初與最終

鍾適芳指出,大大樹希望跟音樂人之間,所擁有的牽連不只是去包裝和販售這些音樂創作,而是能幫助音樂人將包含在樂章當中,他們關心的議題,以及各地域文化的脈絡傳達出去。鍾適芳十六年前與工作夥伴們打造了大大樹音樂圖像,循著他們對於文化及民族音樂的熱愛,以及透過音樂所傳達的文化承襲與議題,始終是推動大大樹能夠堅持品牌理想至今的關鍵。(記者邱麗玥攝)

曾經在唱片行紅配綠的時代,因為實在不願意迎合市場去製造綠標商品,將音樂本身的價值貶低,卻又正巧,當時仍經營部分歐洲音樂廠牌代理的大大樹,遭逢英鎊升值,差價高達二十元,這些接踵而來的衝擊,讓鍾適芳一度考慮該關閉大大樹。在這些困境當中,鍾適芳認為,是夥伴們提醒了他可以有其他方法堅持大大樹的理念,於是有些人還兼職打工,不為其他,就希望將所愛的音樂,以及這些音樂所傳達的價值與信念,能繼續經由大大樹傳遞,才度過了這個難關。

至此之後,大大樹的經營開始轉向自製音樂,非但吸收國內優秀的音樂人,無國界的經營方針,也讓他們旗下有著來自日本、內蒙等地的歌手、樂手們。近年隨著網路下載的風行,唱片業的出版銷售已經無法支持大多數企業主的主要經營,大大樹也從這個危機,找到他們的轉機:「策畫演出與參演;推動文化音樂,接軌國際!」

在販售之前 文化與創作是優先的

鍾適芳指出,大大樹在經營規畫當中,並未特意循著「文化創意產業」的動線,對大大樹來說,音樂所內涵的文化深義,只是透過販售的行為,盡可能讓更多人嘗試更深入地了解,在世界各地不同地區所擁有的各種文化與特色,然而大大樹不希望本末倒置,將販售過程變成鉗制音樂創作的行為。

鍾適芳認為,政府跟隨國際腳步,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立意是好的,然而似乎偏重於速成的結果,比較忽略了在行銷和包裝之前,創作本身,以及在作品之前所具備的文化或藝術涵養,或是表現這些內涵所需的技術與哲思,才是最重要的前提;鍾適芳擔心若是太過度操作的結果,會容易產生葡式蛋塔的效應。

「之所以需要多一些時間去經營,是為了避免將傳統單純的變賣,這樣很容易會耗費掉素材本身的潛力。」鍾適芳提到,「就像花裙,原本運用這個素材是將傳統融入新生,呈現創新的現代衣著,然而當許多人都過度複製這樣的素材並且進行販賣之後,大家很快就覺得這樣的東西太多了一些。」

支持創作 尊重文化

大大樹近年來,雖然製作的唱片量開始減少,也稍稍減緩出版的速度,同時開始策畫是更多的現場演出以及文化與音樂結合的活動,除了讓觀眾經由活動和演出,能親身去體會到「文化的深度」是什麼,也希望觀眾能從中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於自己的音樂和文化,並且大大樹經常帶領旗下的音樂人出國巡演,更希望的就是將台灣優秀的音樂工作者,和我們的音樂特質,讓世界各地也都能聽見,也常是去接受、去了解。

鍾適芳樂見的是,自己做為產業這一方,能夠秉持著「支持創作‧尊重文化」的態度,繼續去推動這些好聽的音樂給觀眾。大大樹與深耕文化的音樂人們,共同打造創意結合傳統與創新,並且將這樣的理念一點一點累積至今,有著深遠的品牌精神,雖然鍾適芳認為自己並未與政策同步,可以確定的是,在觀眾的心中,大大樹早已成功打造結合「文化‧創意‧產業」三贏局面的口碑與品牌經營。(記者邱麗玥攝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