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三朝看牡丹--武則天與洛陽牡丹

慧珠/文 歷史博物館/圖‧資料 |2006.04.21
4389觀看次
字級

關於洛陽牡丹,有這樣一個傳說:《事物紀原》記載:武則天稱帝後,在冬月某日遊賞御花園,醺醉之中突發奇想,下了一道詔令〈臘日宣詔幸上苑〉:「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催。」

這首詩後來流傳為一個故事:某年冬,武則天遊於上苑,令花神催開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齊放,唯牡丹傲骨,獨不奉詔。武則天大怒,把它們貶植洛陽。誰知牡丹一到洛陽,竟在次年春天競相怒放。武則天下令用火來燒,熟知火燒焦枝幹,花卻更為奪目。
 
從此洛陽城人爭相移植栽種,並讚稱為「焦骨牡丹」,於是洛陽的牡丹開得滿山遍野,繼而名聞天下了。經過洛陽人的精心培育,漸漸的花兒更紅更艷了,後人又取名為「洛陽紅」。從此,正如高承《事物紀原》卷十《牡丹》裡所言:「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為冠首。」。

小說家李汝珍更巧妙地藉著這個傳說,創造出百花仙子外出與嫦娥下棋,眾花仙領旨連夜開放,乃至百花仙子被貶下凡塵的情節,做為前引,寫成了《鏡花緣》。

一九八二年九月,洛陽訂牡丹為市花,之後,每年四月二十日前後都會舉辦洛陽牡丹花會,以王城公園、西苑公園和牡丹公園為主要觀賞地。每年穀雨前後,萬花齊放,滿園芳菲。

現在仍然存活的古代牡丹:江蘇省鹽城市便倉鎮,有距今七百年的「枯枝牡丹」十株,其中一株高一‧九公尺,能開近兩百朵花。另外,山西省太原市雙塔寺,有八株明代牡丹,名字叫「紫雲霞」,其中最大的一株高二‧四公尺,開花多達三百多朵;種植於清代的洛陽伊川牡丹、種植於清朝末年的甘肅省隴西縣紫斑牡丹林,也都是有名的長壽牡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