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文化的綜合比較中,我們不難發現「品味」(taste)一辭具有多重涵義,其中包括了敏銳的觸碰與試探。品味高的人經由不斷的嘗試,將生活上各項事物的精粹意義提煉出來,使我們逐漸意識到人人耗費一生所追求的價值所在。「品味」因此也就成為人類的意識在物質中所創造的偉大詩篇,千百年來為人類追求自我的實現,鋪上了險峻崎嶇的水晶磚石。
以飲食的品味為例,在日本,最難得的美味是生魚片,其中尤以雪白生脆,在盤子上排成花朵的河豚生魚,最需要精心處理。河豚含有劇毒,能使食客在進餐中當場死亡,又因為它是一種使人神經麻痺的毒,因此許多人可能在下葬前又起死回生,然後詳細描述自己的葬禮。因為當時他們想拚命大喊自己仍活著,卻動彈不得。
世界上還有什麼樣的食物,能讓我們吃進死亡的可能,並體驗自己的葬禮?也讓我們認識了死亡時刻所閃現的人性?像刺激的俄羅斯輪盤賭博,卻仍有許許多多老饕為此深深著迷。在古埃及、中國和日本均有文獻記載河豚的料理,以及它的毒性。而最受推崇的師傅則能夠留下微量的毒素,使人在享受清甜的口感時,唇舌微微地發麻,彷彿死神剛剛親吻了你的齒頰。
也許是因為每一個人總有一天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於是人類在潛意識裡對死亡深深地著迷。